綜合描述

生長性狀:多年生常綠小喬木。
花性型:單性花;雌雄異株。
花期:四月至七月
蜜蜂偏好: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Macaranga tanarius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常綠小喬木。株高4~6cm。嫩枝背灰白色或淡黃色短柔毛。單葉,互生;鈍形;長10~30cm,寬8~23cm;基部圓形而盾狀著生,先端漸尖或鈍形;細鋸齒緣;背面被短柔毛,密生棕色腺點。花單性,雌雄異株;無花瓣。蒴果近球形,長0﹒5~1﹒5cm,徑約1cm,具2~3條縱溝,被多數棕色腺點及少數軟刺,軟刺被細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陳信泰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Macaranga tanarius (L.) Muell. -Arg. 上次更新:2016-11-23

分布

原產地:
熱帶東南亞洲、南亞洲至澳洲
臺灣地區分布:
普遍分布於沿海地區、平地及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耐旱陽性樹種,喜生於裸露的崩塌地,常見於路邊、荒野、山麓及次生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Macaranga tanarius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台灣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之空曠地,東南亞至大洋洲、中國廣東、琉球、日本、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澳洲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張世良、黃雯雯、陳信泰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Macaranga tanarius (L.) Muell. -Arg. 上次更新:2016-11-23

效益(利用)

養蜂利用:
為蜜粉源植物。夏季主要膠源植物。果實外皮覆蓋白粉,此分泌物為膠質來源。臺灣對於蜂膠利用還未有深入研究,主因為產量尚不高,研究初步歸類為太平洋蜂膠,已確定其抗菌性及其他生物活性,非常有潛力成為新興蜂產品。


經濟特性:木材。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Macaranga tanarius 上次更新: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