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tiens walleriana

綜合描述

多年生肉質草本,高30-70 cm。莖直立,綠色或淡紅色,不分枝或分枝,無毛或稀在枝端被柔毛。葉互生或上部螺旋柱排列,具柄,葉片寬橢圓形或卵狀至長圓狀橢圓形,長4-12 cm,寬2.5-5.5 cm,基部楔形,稀圓形,漸狹成長1.5-6 cm的葉柄,沿葉柄具1至數個具柄腺體,葉側脈5對,兩面無毛。總花梗生於莖、通常具2花,長3-6 cm,花梗長1.5-3.0 cm,基部具苞片;苞片線狀披針形或鐘形,長約0.2 cm,頂端尖,花大小及顏色多變化。側生萼片2,淡綠色或白色,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0.3-0.7 cm,尖;旗瓣寬,倒心形或倒卵形,長1.5-2 cm,寬1.3-2.5 cm,頂端微凹,背面中肋具狹冠狀突起,頂端具短尖;翼瓣無柄,長1.5-2.5 cm,2裂,基部裂片與上部裂片同形,且近等大。基部裂片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長1.4-2 cm,寬達1.4 cm,上部裂片常1.2-2.3 cm,寬達1.8 cm,全緣或微凹;唇瓣淺舟形,長0.8-1.5 cm,基部急收縮成長2.4-4 cm線狀內彎細距。子房紡錘狀,長約0.4 cm,無毛。蒴果紡錘形,長1.5-2 cm,無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株高10-20公分;莖直立,多分枝,肉質,多汁;單葉,互生,廣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9公分,寬3-6公分,先端短尾尖,基部楔形向下延伸,疏鋸齒緣,柄長1-4公分;繖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長2-5公分;萼片3枚;花瓣紅色、桃紅色、粉紅色、白色,5片,不整齊花;蒴果翠綠色,橢球體,裂開後果皮會捲縮起來;種子褐色,多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Hook. f. 上次更新:2014-12-09

分布

非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Hook. f. 上次更新:2014-12-09

棲地

在台灣秋冬季,非洲鳳先花是生產量最多的花壇植物,廣泛應用於戶外公園、學校、機關、社區及居家陽台等之綠化。台灣非洲鳳仙花年產約690 萬株,占秋冬季全部花壇植物之4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上次更新:2019-12-05

擴散機制(人為影響)

人為栽植逸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上次更新:2019-12-05

風險

可能與原生鳳仙花雜交,干擾其基因純度,影響當地生物多樣性

入侵後果:環境, 其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1966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上次更新:2019-12-05

備註

非洲鳳仙花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花壇植物之一,現在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地被層景觀植物。被廣泛的雜交,育種出許多不同的花色、型態、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他們藉由肉質的莖和互生、柔軟、淺鋸齒緣的葉片的能夠形成像灌叢或小丘般的植群。植株肥後多汁,耐旱性相當強;加上結實能力強,成熟的果實被碰觸到時會自動開裂,彈出種子,生育旺盛,頗具拓展性。

所有將非洲鳳仙花種植在高溫的環境下,都會產生較大的植冠及較重的莖部乾重,但是高溫下所開的花,其尺寸會縮小。而有些品種的鳳仙花在高溫下可能會產生葉片捲曲、主莖抽長及花朵萼化現象。此外,在低溫下,花的生長及開花時間會延長。而在均溫為31.5℃時,實驗觀察到葉片有捲曲、黃化、停止生長、死亡等現象,也確實降低了非洲鳳仙花葉片的光合作用,顯示30℃以上的高溫不利生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上次更新: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