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落葉小喬木或小灌木。葉膜質,卵狀長橢圓形,側脈6-7對,弓形,先端尾狀漸尖,銳細鋸齒,下表面側脈被毛。花2- 3朵簇生,淡粉紅色;萼片帶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劉和義、楊遠波、施炳霖、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Prunus transarisanensis Hayata, 1915 上次更新:2013-05-26

分布

特產臺灣中、高海拔(2,000m~2,500m)山區,除模式型外,尚有一地理型:葉背及小花梗無毛,繖房花序3~5花者,稱太平山櫻(f.taiheiensis),可見於北部之太平山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Prunus transarisanensis 上次更新:2023-04-14
其他來源內容

特有種,阿里山一帶中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劉和義、楊遠波、施炳霖、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Prunus transarisanensis Hayata, 1915 上次更新:2013-05-26

形態學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葉膜質,卵狀長橢圓形,側脈各側6~7,弓形, 40度;葉柄上部具二腺體,葉背脈上有毛。花2~3叢生,小花梗長7㎜,疏被開展毛;花瓣白色,略帶紅色,子房無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Prunus transarisanensis 上次更新:2023-04-14

鑑別型特徵敘述

阿里山山櫻亦是特產臺灣之野生櫻花,與白花山櫻之親緣最近,僅花瓣較窄小而雌蕊長於雄蕊而與白花山櫻之雄蕊長於雌蕊有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Prunus transarisanensis 上次更新:2023-04-14

效益(利用)

本種可為北部山區之景觀樹種,其花、果同為山區鳥類及小哺乳類之重要食餌;苗木可作櫻花砧木及育種之原始材料。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Prunus transarisanensis 上次更新: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