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生長性狀:多年生落葉小喬木。
花性型:單性花;雌雄異株。
花期:二月至四月
花蜜量:低。
花粉量:高。
蜜蜂偏好: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樹形:不規則形。
枝幹:幼枝被短柔毛。
根系:中根。
葉序:互生。
葉形:卵狀披針。
質地:紙。
花色:綠。
花序大小:8x1 (公分)。
花期:1-3 (月)。
果類:蒴果。
果色:褐。
果大小:0.6 (公分)。
果期:3-4 (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Seemen 上次更新:2023-12-14
落葉中、小喬木。小枝直,光華或疏被毛。單葉,互生;卵形或披針形;長5~10cm,寬1﹒5~2﹒5cm;鋸齒緣,背面灰白色。花單性。雌雄異株,下垂荑葇花序。蒴果紡錘形;種子具長絹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Seemen 上次更新:2016-11-23

分布

原產地:
臺灣
臺灣地區分布:
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可見於濕地、溪畔及荒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臺灣分佈區域: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Seemen 上次更新:2023-12-14
特產台灣低海拔山區之河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Seemen 上次更新:2016-11-23

棲地

棲地:河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Seemen 上次更新:2023-12-14

生態學

落葉性&生活型:落葉喬木。
光照需求:全日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Seemen 上次更新:2023-12-14

效益(利用)

養蜂利用:
為蜜粉源植物。春季次要粉源植物。雄花為直立穗狀葇荑花序,花粉豐富,粉質優良,有利於春季蜂群恢復和發展。雌蕊亦為直立穗狀葇荑花序,有少量蜜。


經濟特性:景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培修、顏君靜、吳姿嫺 資料提供:生態廊道蜜粉源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上次更新:2024-06-26
其他來源內容
觀賞用途&月份:[觀賞部位] 全株。
動物生態用途:食草。
適種場所:公園綠地、校園。
植栽說明及建議:最小種植間距3公尺。水田間經常出現的溼地樹種,為稻田地景的景觀營造優良選擇。與水社柳相較,本種根部不能長期浸水,比較適合栽植在近水岸邊坡的位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Salix warburgii Seemen 上次更新: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