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小型甲蟲,體長一般小於1cm。體型變化很大,蛛甲類外型有點類似蜘蛛,具有卵型而較寬大的翅鞘、長的絲狀觸角,和較細長的足,而食骸蟲類則體型多半較粗壯,長橢圓形或卵形,頭部多半被前伸的前胸背板從背面遮住,觸角則有絲狀、櫛齒狀、或末端變成強烈鋸齒的形狀,翅鞘多半兩側平行或呈半橢圓形,常長有絨毛般的短毛,足較短。跗節型式為5-5-5(前、中、後足皆5節跗節)。
野外的種類成蟲一般出現在枯木上或枯枝落葉堆中,也有一些種類相當適應半人工或人工環境,如集材場、倉庫甚至住家中。某些食骸蟲(如Xestobium rufovillosum DeGeer)在求偶季節能靠敲擊頭部和前胸而發出連串聲響,過去被以為是預告死亡的徵兆,因此英文被稱為death-watch beetle(日文將之翻譯為死番蟲,演變成為中文的番死蟲)。幼蟲為蠐螬型,身體的骨化程度低,足部頗短,為蠹食性,在各類植物莖、幹、葉、種子或產製品內鑽潛蛀食,也有一些類群會以動物糞便或產製品為食,或寄居在鳥獸巢穴乃至蟻巢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鄭明倫 來源學名:Ptinidae 上次更新:2014-06-03

鑑別型特徵敘述

蟻蛛甲屬(Myrmecoptinus)具有較短的足和明顯的翅鞘肩部(humerus),其他屬則是前胸和翅鞘形成連續曲線(Gibbium屬)或是翅鞘肩部非常圓弧而不明顯(Ptinus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鄭明倫 來源學名:Ptinidae 上次更新:2014-06-03

效益(利用)

少數種類成為居家害蟲,會對木製家俱、乾糧、乾貨、地毯、羊毛衣物甚至書本造成危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鄭明倫 來源學名:Ptinidae 上次更新: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