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灌木,莖直立,高1-2 m,小枝疏被柔毛。三出複葉;小葉長橢圓狀橢圓形,長2.5-6 ㎝,先端圓鈍或銳形,表面近平滑,背面被貼伏短柔毛;葉柄長1-5 ㎝。 總狀花序梗長7-10㎝,偶組成頂生圓錐狀;花萼鐘狀,長4-7 ㎜,5 裂至中部或近基部,裂片披針形;花冠紫紅色,長1-1.5 ㎝。 莢果卵形,長8-10 ㎜,不開裂,具網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 資料提供:金門植物誌 來源學名:Lespedeza formosa (Vog.) Koehne 上次更新:2018-01-12
其他來源內容

半灌木至灌木,被伏毛。頂小葉長橢圓形,長 2-5 cm,寬 1-2.5 cm,上面無毛,背面被毛,先端圓形或微凹。花紫紅色,長12-18 mm。莢果長5-10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劉和義、楊遠波、施炳霖、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Lespedeza thunbergii (DC.) Nakai subsp. formosa (Vogel) H. Ohashi 2001 上次更新:2013-05-26

分布

廣布韓國、日本、臺灣及中 國大陸各地至印度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 資料提供:金門植物誌 來源學名:Lespedeza formosa (Vog.) Koehne 上次更新:2018-01-12
其他來源內容

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區空地及半陰性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劉和義、楊遠波、施炳霖、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Lespedeza thunbergii (DC.) Nakai subsp. formosa (Vogel) H. Ohashi 2001 上次更新:2013-05-26

棲地

金門自海濱至山麓草生 地及灌叢、林緣均可見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 資料提供:金門植物誌 來源學名:Lespedeza formosa (Vog.) Koehne 上次更新: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