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小枝光滑;芽鱗被淡褐色伏毛。葉倒卵形或橢圓形,幼時下表面灰白色且被褐色毛,後漸變光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Neolitsea aciculata (Bl.) Koidz. var. variabillima (Hayata) J. C. Liao 1986 上次更新:2013-05-26

分布

中部中央山脈之闊葉林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Neolitsea aciculata (Bl.) Koidz. var. variabillima (Hayata) J. C. Liao 1986 上次更新:2013-05-26

形態學

喬木。葉革質,倒卵形或披針形,長10㎝,寬4㎝,漸尖頭,基部銳形,三出脈,表面滑澤,嫩葉背面稍有毛及白色臘粉,第一側脈3~4對。核果橢圓形,長8㎜,紅熟,果梗長1㎝。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Neolitsea variabilima (Hay.) Kaneh. et Sasaki 上次更新:2023-06-17

棲地

變葉新木薑子亦為臺灣之特有種,而以中部之中高海拔之森林中最為常見,數量甚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Neolitsea variabilima (Hay.) Kaneh. et Sasaki 上次更新:2023-06-17

備註

本種的葉片形狀變異極大,故名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Neolitsea variabilima (Hay.) Kaneh. et Sasaki 上次更新: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