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中等延長,軀幹部略呈橢圓形,尾部較側扁。吻尖。下頜比上頜為短;口裂伸達眼後緣稍後垂直下方。眼中等大。上頜無鬚或皮突。背鰭起點在胸鰭基底上方。背鰭和臀鰭略高,清楚可見。尾端尖禿。胸鰭不延長,後緣較圓。新鮮魚體呈土黃色;酒精浸泡標本體色為單一的暗灰色。頭部的感覺孔皆具黑色邊緣;體側有時亦會散布不顯之黑斑。背鰭的最前部有大片的黑褐色塊,後皆黑褐色邊緣至末端。肛前側線孔約62個。脊椎骨數181。過去所紀錄之帆鰭荳齒鰻Pisodonophis zophistius為本種之異名。過去所紀錄之帆鰭荳齒鰻Pisodonophis zophistius為本種之異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phichthus altipennis (Kaup, 1856)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產於西太平洋。陳等(2010)首次紀錄於墾丁(Pisodonophis zophistius),稀有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phichthus altipennis (Kaup, 1856)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屬於礁區附近沙地底棲性,肉食,以小型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phichthus altipennis (Kaup, 1856)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罕見物種,無任何漁業利用,僅具有研究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phichthus altipennis (Kaup, 1856)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