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o brachycentron (Valenciennes, 1835)

綜合描述

體呈長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二個盾狀骨板,各有一個龍骨突。頭小,隨著成長,雄魚在眼前方之額部逐漸突出而形成長而鈍圓之角狀突起,角狀突起與吻部呈45°角,雌魚則無;雌雄魚則皆隨著成長而於背部隆起一個突起。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齒,齒稍側扁且尖銳,兩側或有鋸狀齒。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IV-V棘及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尾鰭截平,上下葉緣延長如絲。體呈橄欖色至暗褐色,鰓膜白色,體側無任何斑紋;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及尾鰭周邊均具白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aso brachycentron (Valenciennes, 1835)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萬那杜。台灣綠島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aso brachycentron (Valenciennes, 1835)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棲息於珊瑚礁區或岩岸礁海域,棲息深度在20公尺以內。平時聚集成小群或大群活動,一般以底藻為食物。當產卵時亦有群集成群的習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aso brachycentron (Valenciennes, 1835)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罕見之種,一般以流刺網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可食用或成觀賞用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aso brachycentron (Valenciennes, 1835)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