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D. VII-I,9;A. II,8;P. 14;Pred.S. 3;Ll. 24;Tr. 2/6;GR. (3)2+1+(3); HL. 2.80;BD. 3.05 in SL;ED. 2.77;SnL. 6.19;IS. 5.07 all in HL。體側有五條水平黃褐色狹帶,第一條自頭部頂端到第二背鰭基底;第二條自吻部開始到尾柄彎向尾鰭中央;第四條到尾柄處亦彎向尾鰭中央;腹部,即第五條自下顎頂端延至臀鰭最後一支軟條基底;另外在第二、三條中間,自眼上緣到第一背鰭下方有一條較短的狹帶。尾柄無任何圓點。第二背鰭和臀鰭各有一條黑線平行其基底。本種體側狹帶的形式和A. cookii極相似,然根據Fraser(1974)的區別方法在於A. cookii有尾柄圓形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pogon taeniophorus Regan, 1908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至非洲南部,東至萊恩及Pitcairn群島等,北至台灣、日本,南迄澳洲及拉帕等。台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及小琉球等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pogon taeniophorus Regan, 1908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礁石區。群居性,以浮游動物或其它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pogon taeniophorus Regan, 1908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無任何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pogon taeniophorus Regan, 1908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