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臀鰭:Ⅰ/ 8;胸鰭:19~20;腹鰭:Ⅰ/ 5;尾鰭:3+17+3。縱列鱗 60~61;橫列鱗 15~16;背鰭前鱗 45~46。鰓耙 1+8。體長為體高的4.3~4.9倍;為頭長的2.8~3.1倍。頭長為吻長的4.2~4.5倍;為眼徑的4.9~5.3倍;眼間距的4.6~4.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7~1.8倍。體延長,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高。頭中大,鈍,略平扁;頭後稍高而側扁,其頭寬為頭高的1.2~1.3倍。吻短且鈍,平扁,吻長約為眼徑1.1~1.2倍。眼中大,居上位,稍突出。兩眼間隔寬平,約為眼徑的1.1~1.2倍。眼下方臉頰部具有7條橫向感覺乳突線(L1~L7),而L2、L4與L6感覺乳突線向下延伸,穿過臉頰中央L8的縱行感覺乳突線。鼻孔每側兩個,分離,相距較遠:前鼻孔圓形,具有短管,接近上唇;後鼻孔小,無鼻管,在眼的前方。口大,前位,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前緣。上、下頜齒形狀細尖,多行,內列齒較大;鋤骨無齒。唇厚。舌大,游離。鰓孔寬大,向前向下延伸至鰓蓋骨後緣的下方。前鰓蓋骨後緣中部有1彎曲向前下方的小棘。鰓被架6條。魚體具櫛鱗,頭部、頸部、胸鰭基部與腹部被有圓鱗。吻部和下顎面無鱗片。無側線。背鰭2個: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後上方,第3、4棘最長,後端幾乎延伸至第2背鰭起點;第2背鰭較長,平放時不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與第2背鰭相對。胸鰭寬圓、呈扇形,中側位。腹鰭小,起點於胸鰭基部的下方,內側鰭條長於外側的鰭條,左、右腹鰭靠近,但不相連、癒合,腹鰭末端遠離肛門。尾鰭長圓形。頭部及體側為棕黑色;體背時呈現黃褐色,時而消失;腹側淺色;體側鱗片邊緣常隱布有小黑點,形成許多不規則的縱紋。各鰭呈淺褐色,具多行暗色點形成的縱紋;胸鰭基部的上方常具有1褐斑;尾柄上方有時有1個暗色斑塊。(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上次更新 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