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podus opercularis (Linnaeus, 1758)

綜合描述

體略呈長卵形而側扁。頭部中大,吻短。口小,開於吻端上位;口斜裂;下頜突出;上下頜均有細小之頜齒。前鰓蓋骨下緣及下鰓蓋骨緣均具細小鋸齒。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側線退化而不明顯。背鰭單一,具硬棘XII-XV,軟條6-8;臀鰭與背鰭同型,具硬棘XII-XX,軟條12-15;腹鰭胸位,第1鰭條延長為絲狀;尾鰭內凹,上下葉亦延長如絲,尤以雄魚為甚,上下葉可以交叉成剪刀狀,雌魚則否。體呈灰黃褐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之間為淺紅色;頭部自吻端經眼睛至鰓蓋,有一條藍黑色紋;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周圍為黃色或紅色邊。各鰭為黃交易色;腹鰭之絲狀軟條和尾鰭略帶紅色。雄魚體色較雌魚鮮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 Ahl, 1937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原分布於越南北部、中國、台灣、沖繩等地,現因引進觀賞養殖之故,已廣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區域。原本在台灣各淡水流域可見到牠的蹤跡,現今因河川污染已十分罕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 Ahl, 1937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低海拔的平原緩流區或湖沼、池塘及稻田等之靜水域中,能耐低溶氧環境。雜食性,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幼蟲或藻類等為食物,例如孓孓,所以有防止蚊蠅孳生的功能。繁殖期雄魚有築泡巢及照顧子代的行為。具有迷器來幫助呼吸,可以直接和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氣體交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 Ahl, 1937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觀賞魚類,唯因棲地被破壞,野生種的族群已日漸稀少,現被列入保育魚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 Ahl, 1937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