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延長,側扁。吻圓突;口裂小,下位,幾水平,上頜長於下頜,上頜後緣伸達瞳孔中央下方;上頜前端齒列較多,最外列齒稍擴大,內列齒細小,下頜前端齒列較多,齒細小而呈絨毛狀;吻緣孔5個,沿吻緣葉側裂,吻緣在內、外側緣孔處凹入成深缺刻,把吻緣葉分成5片狀;吻上孔5個,中央3孔圓而大,呈弧形排列,左右側各有一外側上孔;頦部有一短小頦鬚,頦孔為似5孔型,沿下頜呈弧形排列,中央頦孔隔成2孔。鼻孔2個,圓形,後孔幾為前孔2倍大。眼眶下緣距前上頜骨水平線有一眼徑的距離。前鰓蓋後緣具鋸齒,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短小。頭至尾、背鰭軟條部、臀鰭及尾鰭皆被圓鱗。耳石為叫姑魚型,印跡頭區半圓形,尾端擴大為圓錐形。背、腹鰭起點約相對;背鰭棘部帆形,第II-IV棘皆很長,以第II棘最長;胸鰭基上緣點在背、腹鰭起點及鰓蓋的後緣前; 尾鰭楔形。腹腔膜有淺褐色細斑,胃為卜字形,幽門垂9個,腸為2次迴繞;鰾為叫姑魚型,前端呈左右突球狀,附枝14-16對,第一對伸入頭區。體上半部黑褐色,下半部深褐色有銀白光,鰭皆深褐色,尾鰭末稍黑色;鰓蓋青紫色,在2扁棘間有一不顯之暗斑;鰓腔淺褐色;口腔粉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Johnius amblycephalus (Bleeker, 1855)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巴基斯坦東部,東至菲律賓,北至台灣海峽,南迄澳洲昆士蘭。台灣分布於西部、南部及澎湖較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Johnius amblycephalus (Bleeker, 1855)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水域,大多棲息於淺水域,水深約在1-40公尺之間,會進入河口區。一般在底層活動覓食,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食。夜行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Johnius amblycephalus (Bleeker, 1855)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是台灣拖網漁業之漁獲物之一,但數量不多。肉質佳,糖醋、清蒸皆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Johnius amblycephalus (Bleeker, 1855)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