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青石斑魚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青石斑魚
青石斑魚
石斑,中溝,過魚,黃丁斑,白馬罔仔
海洋生物
數據缺乏(DD)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體長橢圓形;頭較大,大於體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3倍。頭背部弧形;眶間區窄,中央微凸。眼較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前端具有3個圓錐齒及1個能向後倒伏的牙齒,內側絨毛狀齒;下頜前端2個圓錐齒,內側齒細尖,排列稀疏。鰓耙數8-9+16-18。前鰓蓋骨後角具2-5個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5;縱列鱗數92-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之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部則呈金黃色或淡;體側具4條暗色橫斑,尾柄處亦具1條橫斑,另在頭頸部具一不明顯之橫斑。頭部及體側散佈著小黃點;體側及奇鰭常具灰白色小點。背、臀鰭軟條部及尾鰭具黃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韓國、日本、南中國、越南及台灣。台灣主要產於西南沿海及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水深10-50公尺處之石礫區或沙泥區海域,幼魚則常出現在潮池區。以魚類為主食。親魚適合產卵的水溫為23.2-23.4℃,鹽度20-34 ‰,產卵期在6、7月份,通常在傍晚6到 8時進行產卵,為分批多次產卵型,受精卵約在27小時後孵化成仔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高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可人工養殖。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