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小辮鴴
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小辮鴴
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小辮鴴
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小辮鴴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額及頭上黑色,有上翹的黑色羽冠,顏面污白色有白色眉線及黑色過眼帶,頦、喉及前頸黑色。體背橄欖綠色閃光,肩羽先端紫色,覆羽綠銅青色閃光,初級飛羽藍黑色,內側羽基部白色,三級飛羽黑色帶紫綠閃光,尾上覆羽紅褐色,尾羽基部白色、後半黑色尖端灰白,外側尾羽全為白色。胸部有一寬黑色橫帶,下胸、腹部及腋白色,尾下覆羽紅褐色。眼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暗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廣布於歐亞大陸及北非,東亞族群繁殖於西伯利亞、蒙古及中國東北,冬季遷移至日本、韓國及中國南方。台灣零星出現於海岸濕地、旱作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過去曾認為Vanellus 屬只包含本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於開闊的水田、濕地、休耕地及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鳳頭麥雞在台灣是不普遍的冬候鳥,每年11月至翌年2月出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性機警,常抬頭靜立警戒,覓食時行動優雅,慢走數步後低頭啄食。以昆蟲、蠕蟲及螺類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喜成群活動,飛行時鼓翼緩慢,成群飛行時隊形不規則。發出緩慢的「咪衣」叫聲,音如小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鳳頭麥雞在全球分布十分普遍, 根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本種在亞洲地區的總數約為3萬5千至12萬5千隻之間,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1999年的3,521隻 (Li & Mundkur 2002),台灣出現的最高數量約可達東亞族群的1%。鳳頭麥雞在台灣的分布零星不普遍。劉小如、李欽國 (2002)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本種數量最高的時間為1月份的560隻,3至9月則無本種的紀錄。在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320至1,039隻之間 ( Li & Mundkur2004)。
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本身及其棲息環境並未受到重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受到國際公約的保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Vanellus 古拉丁文指鳳頭麥雞,源於拉丁文vannus 是用來搧穀物的扇子,形容鳳頭麥雞揮翅狀。種名與屬名相同,表示是這個屬的代表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