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鷹斑鷸
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鷹斑鷸
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鷹斑鷸
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鷹斑鷸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羽略有差異。繁殖羽額、頭上、頭後至後頸及兩頰黑褐色,帶白色縱斑,有白色眉線及黑色過眼線,腮白色,喉、前頸、頸側白色,有黑褐色縱斑。背部肩羽、背、腰及覆羽黑褐色,有白色細斑點。尾上覆羽白色,先端有黑褐色橫紋。初級和次級飛羽黑褐色,羽白色有黑褐色橫帶。腹面的胸白色,有黑褐色縱斑,腹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色有褐色橫紋。非繁殖季頭上至後頸有淡褐色羽緣,背部灰褐色,白色斑點不明顯。喙黑色,跗蹠及趾淡欖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歐亞大陸的寒帶地區,冬季遷移至非洲中、南部、南亞、東南亞、南洋群島及澳洲。台灣分布於平地水田等淡水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偏好內陸的濕地,如收割後的濕稻田、小池塘、沼澤地、鹽田等,很少出現在潮間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鷹斑鷸在台灣為普遍的過境鳥及冬候鳥,度冬期主要為每年8月至翌年4月,有些零星個體夏季會滯留台灣,不過數量以過境期較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覓食的方法包括嘴喙伸入水中探食,有時頭、頸都沒入水中;也會自水面、地面或植物上啄食;或在水面下以嘴喙左右掃動;以及跑步或短暫飛行追逐後,跳起啄食飛蟲。食物以昆蟲為主,包括陸棲及水生昆蟲,如甲蟲、蜻蜓、蚱蜢、蟋蟀、蛾、蟻及蜂等,也吃螺、甲殼類、蠕蟲、小魚及蛙類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常常以十來隻左右的小群活動,行動時尾部不時上下擺動。警戒時頭部不斷向前探動,看到人接近就整群飛起,鳴聲嘈雜且很快的高飛而去。常在地面或淺水中忙碌的一面走動一面覓食,水的深度可及腹部。北方繁殖季一結束,親鳥就往南遷移,1至2天內可以飛過一千多公里,而新生的幼鳥南遷的時間則比親鳥晚1個月左右,7至8月間抵達台灣的成鳥約需要停留1個月時間進行換羽,同時補充能量累積脂肪,以便飛到更為溫暖的南方度冬。於驚起時會發出「匹、匹、匹」的叫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鷹斑鷸在全球的分布十分普遍。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本種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20萬至110萬隻左右,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2001年的6,105隻 (Li& Mundkur 2004),台灣的度冬族群都是零散的小群。鷹斑鷸在台灣的分布十分廣泛,尚稱普遍。2001年對台灣海岸主要濕地水鳥進行調查發現,本種數量最高的時間為3月份的939隻,數量最少的時間為5月份的3隻(劉小如、李欽國 2002)。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378至1,075隻之間(Li & Mundkur 2004)。依據上述資料,推測本種在台灣的總數約在1千隻上下。
鷹斑鷸在台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本身及其棲息環境未受重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Tringa 源於希臘文的 Trungas,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到過像鶇大小的水鳥,但未進一步說明,後來被用來稱呼鷸。glareola 源於拉丁文的glarea「碎石」之意,形容本種的棲息環境,合併起來為「生活在碎石間的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glare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