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鳥體色略有差異。雄鳥頭全部和頦呈黑色,具白色冠紋、眉斑及頰線,耳羽後方有一白斑。肩、背橄欖褐色,有黑色縱斑;下背、腰及尾上覆羽栗紅色;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對尾羽栗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斜狀白斑穿入內瓣,次對僅於近羽軸下半有不明顯白斑;小覆羽橄欖灰色,中、大覆羽暗褐色有乳白色羽端,形成兩條乳白色翼帶;飛羽角褐色,外瓣羽緣栗黃或黃白色。胸及體側栗黃色,兩脇具栗褐色縱斑;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非繁殖羽頭上白色,帶紋沾棕色,背面栗黃色羽緣特別明顯。雌鳥羽色比雄鳥淺淡,頭褐色,頭上白色條紋帶棕色或污白色;頦及喉栗黃色,頰紋下側有黑色斑點;胸和兩脇有不明顯褐色縱紋。喙角褐色,下喙基肉黃色。跗蹠及趾灰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分布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北,過境區遍及中國東半部,而於華南、東南亞北部度冬,偶爾來到台灣。台灣出現於平原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棲地

山區森林鳥類,遷移及度冬期間也與樹林關係密切,少到開闊的農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遷徙

白眉鵐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取食策略

在樹上和地面覓食,以昆蟲、雜草種子及漿果等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行為

一般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情安靜膽怯,一有干擾立即飛隱於遠處樹林或草叢。飛行快且成直線。度冬期通常安靜無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保育狀態

台灣僅偶爾出現,在其繁殖區域的數量尚稱普遍。
白眉鵐在保育等級上屬一般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

備註

屬名 Emberiza 為由舊德國名稱 emmeritz 及embritz 轉變而來,是「鵐」的意思。種名tristram 為紀念英國自然學家、旅行家、古物學家以及達爾文的支持者 Revd. Henry BakerTristram (1822-1906) 而來的名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