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14cm,雌雄鳥的羽色類似。雄鳥的喙鉛灰色,虹膜黃白色,頭上黑色、雜有褐色羽毛及白色斑點,背、腰及尾上覆羽為褐色、雜有黑色橫線及蟲蠹斑,喉及頸側乳白色,胸為淡黃褐色、有黑色橫斑,下胸、腹部及尾下腹羽為黃白色、雜有淡橙褐色斑,肩羽及翼部乳黃色、有黑色橫斑,腳鉛灰色。雌鳥的羽色與雄鳥類似,但臉、喉、前頸為黑色,背部為紅褐色,尾下覆羽橙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廣泛分布於非洲、南亞及伊比利半島,非洲主要分布於撒哈拉山脈以南地區及地中海沿岸地區,歐洲大陸僅分布於西班牙南部,亞洲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中南半島、中國華南、海南島、台灣、菲律賓、爪哇島及峇里島等地。一般不會做長程遷移。台灣普遍分布於平地及低海拔丘陵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共分為18個亞種,台灣的棕三趾鶉為T. s. rostratus,僅分布於台灣,為台灣特有亞種,在外形上與分布於中南半島及中國華南的T. s. blakistoni 最為接近,T. s. rostratus 的雌鳥在非繁殖季時羽色較為平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台灣海拔1,200公尺以下的平地及丘陵地,常出現於樹林底層、蔗田或草叢中,喜歡較乾燥的棲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棕三趾鶉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昆蟲及草籽為主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大多單獨或成對活動。不甚懼人,會與人保持適當距離,但若人過於接近,則會突然飛起,飛行一小段距離後便竄入濃密草叢中。雌鳥會發出低沉、持續的「得、得、得、得、得」聲,以吸引雄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一妻多夫制,由雄鳥負責抱卵育雛。築巢於地上,在地面挖一淺凹,鋪上細軟草葉為巢。在台灣的繁殖季為4月至7月,每窩通常產4枚卵,卵淡鉛灰色、有深色斑點,大小平均為25 × 20 mm (顏重威 1984)。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棕三趾鶉在全世界分布廣泛,許多地方的族群有成長的趨勢。目前沒有針對棕三趾鶉的保育行動。
棕三趾鶉目前在台灣分布普遍,並無明顯的直接威脅。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族群未遭受重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Turnix 是拉丁文鵪鶉 Coturnix 一字的簡寫,原意是指三趾鶉與鵪鶉類似,但體型較小,且無後趾。suscitator 是拉丁文「吵醒者的」意思,應是棕三趾鶉在繁殖季時日夜不斷如鼓聲般的叫聲。rostratus 是「大喙的」意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urnix suscitator rostratus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