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此種體色紅褐色;頭部黑褐色,觸角基部兩節褐色;翅鞘藍色具金屬光澤;跗節前兩節端部黑褐色,末兩節整個黑褐色。體長:3.9~4.5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Oulema oryzae (Kuwayama, 1931) 上次更新:2016-11-02

分布

日本、韓國、中國、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Oulema oryzae (Kuwayama, 1931) 上次更新:2016-11-02

棲地

本種以水稻、茭白、粟、李氏禾的葉片為食,早年曾列為台灣水稻五大害蟲之一。主要分布於北部及東部靠山濕冷地區稻田。活動期視地區氣溫而異:台東地區為冬末至春天;北部為春季至夏初。雌蟲每次產卵約6~12粒,多產於葉片正面。幼蟲取食葉表層形成條狀白痕,並堆積糞泥於體背,老熟幼蟲於葉上結白色泡繭化蛹。新成蟲羽化進食10~15天後,即飛離稻田至越冬場所越冬。卵期4~7天。幼蟲期(四個齡期)約10~14天。蛹期9~15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Oulema oryzae (Kuwayama, 1931) 上次更新: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