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背紅褐色;前胸背板具一對黑色斑紋;翅鞘上具三條橫向黑色帶,一條沿著翅鞘及前胸背板基緣,另一條近基部,最後一條中間偏後,端部具一對黑色斑紋,會合線黑色;頭部紅褐色,頭頂黑色,觸角黑褐色,基部幾節較淡;腹面黑色,腿節基部2/3紅褐色。體長:4.5-6.5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Cryptocephalus trifasciatus Fabricius, 1787 上次更新:2016-11-02

分布

尼泊爾、越南、中國、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Cryptocephalus trifasciatus Fabricius, 1787 上次更新:2016-11-02

棲地

成蟲食草非常廣泛,饅頭果、野牡丹、台灣何首烏、九芎、灰木、樹杞上都有觀察到成蟲啃食葉片。成蟲主要發生於夏秋季。雌蟲產卵時會以後腳夾住卵粒並轉動,同時自尾部排出糞便包裹於卵粒外形成糞殼,完成後即鬆開後腳使糞殼落於地面,一個月可產卵約100粒。幼蟲孵化後即以糞殼為巢,較小幼蟲食用多種枯葉;較大的幼蟲也會食用綠葉。糞殼會隨著幼蟲成長逐漸增大;老熟幼蟲會將糞殼黏附於枯葉上,並將殼口縮小。卵期約10天。幼蟲期約90天。蛹期約18天 。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Cryptocephalus trifasciatus Fabricius, 1787 上次更新: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