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卵圓形;體色紅褐色,翅鞘深藍並具金屬光澤,觸角黑色,中胸腹板、後胸腹板及腹部中央部份黑色,有些個體黑色部分退化,只有後胸腹板中央部呈黑色;前胸背板有稀疏而明顯的點刻;翅鞘有十二列點刻。體長:5.0-6.9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Callispa tsoui Lee ,Świętojańska & Staines, 2012 上次更新:2016-11-02

分布

台灣,特有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Callispa tsoui Lee ,Świętojańska & Staines, 2012 上次更新:2016-11-02

棲地

成蟲及幼蟲均以桂竹的葉片為食,成蟲主要發生於春、夏季。雌蟲產卵於竹葉表面,卵呈乳白色長橢圓形,兩枚並排且外覆黃褐色泡狀卵鞘。幼蟲略呈三角形,體扁平且四緣帶有尖刺;幼蟲啃食桂竹葉片的表面,啃食時身體與葉脈呈直角,食痕沿葉脈呈線狀;幼蟲共分四齡,老熟幼蟲於葉片表面化蛹。卵期11~12天。一齡3~5天;二齡4~6天;三齡4天;四齡8~9天(含前蛹期3~5天)。蛹期12~13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奇峰 資料提供:李奇峰 來源學名:Callispa tsoui Lee ,Świętojańska & Staines, 2012 上次更新: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