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形近圓形,體色黑色且具金屬光澤。成蟲體長約0.46 ~ 0.6公分。頭部的顏色在性別間存在差異,雄性為白色,而雌性則為黑色。前胸背板黑色,兩側具有對稱的白色圓班,達背板的後緣。左右鞘翅近中央各具1個橙紅色或黃色的圓形斑;在不同個體上,圓斑橫徑可擴大到達3/4的鞘翅寬。幼蟲體黑色,胸部背節第2和第3節有「工」形紋。雌蟲每次產下10幾粒卵,顏色為半透明淡黃色,成橢圓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Lemnia saucia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6

分布

臺灣各地低海拔均有分布,幾乎全年可見。中國大陸在山東到甘肅一代以南;日本、越南、尼泊爾、泰國、菲律賓、印度。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Lemnia saucia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6

外觀相似性

本種與錨紋瓢蟲雌蟲、八斑盤瓢蟲外觀上相似,在鑑定時容易混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Lemnia saucia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6

棲地

公園、學校、庭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Lemnia saucia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6

效益(利用)

成蟲捕食植物上的蚜蟲、介殼蟲、木蝨,是農夫的好幫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Lemnia saucia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