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成蟲體長0.59 ~ 0.7公分,體形圓卵形,為取食茄科植物(如:龍葵)的植食性瓢蟲。體色為紅褐色,全身披有白色的短絨毛,鞘翅明顯拱起。前胸背板不具黑色斑紋或是稀少個體有不明顯黑斑1、2枚。左右鞘翅各有黑色的圓形黑斑6枚,在翅面上呈現「2、2、1、1」排列,前兩列橫向直線排列,黑斑不會擴大相連。
有取食毒瓜(Diplocyclos palmatus)的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Henosepilachna boisduvali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9

分布

臺灣(主為蘭嶼、東部山區)、中國(廣東)、日本(琉球)、越南、菲律賓、澳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Henosepilachna boisduvali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9

外觀相似性

本種在外觀上近似茄十二星瓢蟲,易在辨認上造成混淆,辨識特徵為:後者第1、2、3列的黑斑距離鞘縫比較遠,且前胸背板具4 ~ 8枚明顯的黑色斑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Henosepilachna boisduvali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9

棲地

中、低海拔山區的草叢生態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楊怡明 來源學名:Henosepilachna boisduvali (Mulsant, 1850) 上次更新:201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