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雄蟲體長4.0~5.2 公釐;頭部黑色,觸角絲狀;前胸背板橙黃色;前翅橙黃色,翅側緣處有一條縱向隆脈,末端有黑色斑塊;腹部末端有2 節乳白色發光器,第一節為長橢圓形,第二節為半圓形。雌蟲體型略較雄蟲大,外型與雄蟲相似,且僅有1枚發光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Curtos costipennis Gorham, 1880 上次更新:2016-12-06

分布

臺灣、中國大陸、日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Curtos costipennis Gorham, 1880 上次更新:2016-12-06

棲地

分佈於海拔1,300公尺以下山區,綠島也有記錄,發生期3~9月。本島多零星記錄,綠島則有豐富的族群數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Curtos costipennis Gorham, 1880 上次更新: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