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1.8公分,觸角極短,前胸呈梨形,體表布滿短毛,前胸與翅鞘表面隱約可見黑色的斑紋,而雄蟲的黑色斑紋較為明顯。
成蟲活動季節約在6~7月份,日行性,喜歡在倒木上活動,極少數的個體會訪花,曾經在台灣紅淡花上採獲,數量遠比胸紋青銅虎天牛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Xylotrechus atronotatus bandaishanus Mitono, 1941 上次更新:2013-11-17

分布

僅分布於台灣,廣泛出現於全島山區,如南投縣萬大、惠蓀林場、花蓮縣瑞穗及台東縣卑南等地皆有發現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Xylotrechus atronotatus bandaishanus Mitono, 1941 上次更新:2013-11-17

鑑別型特徵敘述

翅鞘表面布滿短毛,前胸與翅鞘表面隱約可見黑色的斑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Xylotrechus atronotatus bandaishanus Mitono, 1941 上次更新:2013-11-17

外觀相似性

外形與胸紋青銅虎天牛相似,但是本種的前胸較窄,而且體表布滿短毛,沒有無毛區所形成的黑色斑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Xylotrechus atronotatus bandaishanus Mitono, 1941 上次更新:2013-11-17

棲地

棲息在海拔500~12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Xylotrechus atronotatus bandaishanus Mitono, 1941 上次更新:2013-11-17

保育狀態

台灣特有亞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Xylotrechus atronotatus bandaishanus Mitono, 1941 上次更新:2013-11-17

備註

中文俗名:萬大青銅虎天牛。模式產地:Bandaisha(南投縣萬大)。本種被視為胸紋青銅虎天牛的亞種,但是其分類地位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釐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Xylotrechus atronotatus bandaishanus Mitono, 1941 上次更新: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