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第4齡蛹殼長橢圓形,體後緣有時微突出。蠟質分泌物不明顯。腹脊明顯,具有短、突起、幾丁化之點刻突起。腹部2-6節之後緣具有1對相同之刺狀剛毛。體盤除中央區域外,具有不明顯之多角形點刻。尾溝明顯,基部膨大。管狀孔大、微心形、長於寬、後端突出,不具齒。孔蓋充滿管狀孔之大半。舌狀突起長,達到管狀孔之外緣。
寄主植物: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山桂花屬 Maesa sp.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Rhachisphora maes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

分布

臺灣(龍洞、石碇、烏來、新店、木柵、水里、和社、東埔、南山溪、埔里、霧社、奧萬大、日月潭、竹山、廬山溫泉、出雲山、礁溪、雙連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Rhachisphora maes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

鑑別型特徵敘述

第4齡蛹殼長橢圓形,體後緣有時微突出。蠟質分泌物不明顯。腹脊明顯,具有短、突起、幾丁化之點刻突起。腹部2-6節之後緣具有1對相同之刺狀剛毛。體盤除中央區域外,具有不明顯之多角形點刻。尾溝明顯,基部膨大。管狀孔大、微心形、長於寬、後端突出,不具齒。孔蓋充滿管狀孔之大半。舌狀突起長,達到管狀孔之外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Rhachisphora maes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

備註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臺灣地區從平地至中高海拔分布相當普遍。對於山桂花屬(Maesa)具高度寄主專一性。著生於葉背,密度不高,不具經濟重要性。不與螞蟻共生。本種之特徵相當明顯,與楠脊粉蝨(R. machili)相似,但觸角長度、胸氣管開口形狀以及腹脊之延伸程度可資區別。偶爾與棒粉蝨(Aleuroclava sp.)於同一寄主植物上混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Rhachisphora maes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