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第4齡蛹殼黑色。蠟質分泌物不明顯。卵圓形。亞緣區域窄,但明顯。腹部中央區域具明顯的點刻。頭胸區具4對短突出的疣狀突起。前緣有1對堅硬的剛毛。胸氣孔摺不明顯,但具胸氣孔裂、小、不具齒亦不形成孔。尾溝明顯,基部擴展。具許多小,不規則的點刻。管狀孔大、幾乎方形、不具齒。蓋瓣長寬相等。後緣圓形,幾乎充塞整個管狀孔區域。舌狀突起隱藏。
寄主植物: 金褸梅科 (HAMAMELIDACEAE) 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桑科 (MORACEAE) 雀榕 Ficus wightiana 海桐科 (PITTOSPORACEAE) 七里香 Pittosporum pentandrum 桃金孃科 (MYRTACEAE) 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 茜草科 (RUBIACEAE) 玉葉金花 Mussaenda parviflora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 榆科 (ULMACEAE) 臺灣朴樹 Celtis sinensis 樟科 (LAURACEAE) 樟屬 Cinnamomum sp. 蓼科 (POLYGONACEAE) 扛板歸 Polygonum perfoliatum 刺犁頭 Polygonum perfoliatu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clava guyav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

分布

臺灣(八堵、木柵、臺北市、蓮華池、名間、南投市、霧峰、嘉義市、珊瑚潭、六龜)、香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clava guyav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

鑑別型特徵敘述

第4齡蛹殼黑色。蠟質分泌物不明顯。卵圓形。亞緣區域窄,但明顯。腹部中央區域具明顯的點刻。頭胸區具4對短突出的疣狀突起。前緣有1對堅硬的剛毛。胸氣孔摺不明顯,但具胸氣孔裂、小、不具齒亦不形成孔。尾溝明顯,基部擴展。具許多小,不規則的點刻。管狀孔大、幾乎方形、不具齒。蓋瓣長寬相等。後緣圓形,幾乎充塞整個管狀孔區域。舌狀突起隱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clava guyav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

備註

本種為東洋區的種類。臺灣地區平地分布相當普遍。寄主範圍廣泛。著生於葉背,密度不高,不具經濟重要性。本種與番石榴白棒粉蝨(Aleuroclava psidii)有時同時為害番石榴,但密度低,不致造成為害。不與螞蟻共生。本種之特徵相當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clava guyavae (Takahashi, 1932) 上次更新: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