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無翅胎生成蟲黃色;觸角III之基部有7個小圓形副感覺器;吻長及中、後兩足基節間;足之腿節有蠟孔;腹管有微刺列,先端有網狀紋4、5列。有翅者腹管褐色;觸角III約有30個大小圓形副感覺器,排列近似一列,亙布全節;吻長及中足基節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省蚜蟲誌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Microlophium rubiformosanum (Takahashi, 1927) 上次更新:2017-09-12

分布

台灣、浙江,日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省蚜蟲誌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Microlophium rubiformosanum (Takahashi, 1927) 上次更新:2017-09-12

關係

薔薇科之懸鉤子之一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省蚜蟲誌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Microlophium rubiformosanum (Takahashi, 1927) 上次更新: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