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無翅胎生成蟲粉蝨型;頭胸癒合;背面顆瘤狀,腹面平滑;觸角3節,短小,不外伸;複眼退化為3小眼點之眼瘤,位於觸角後方,足退化,平滑,短小,略外伸;跗節1節,抓無;尾片基部細縊;尾板二分葉;尾片、尾板各有髦數根。有翅者觸角突起無,額圓;複眼有眼瘤;頭有微刺列紋;觸角5節,I、II有微刺列紋,III-V有10-11、2-4、2-3個環狀副感覺器,排成一列,亙布全節,III最長,與其餘4節之和相等,IV次之;吻尖,長達前中足基節間;腹管環狀;腹末背斑友為刺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省蚜蟲誌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Quernaphis tubercukatus (Takahashi, 1933) 上次更新:2017-09-12

分布

台灣,日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省蚜蟲誌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Quernaphis tubercukatus (Takahashi, 1933) 上次更新:2017-09-12

關係

穀斗科之赤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省蚜蟲誌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Quernaphis tubercukatus (Takahashi, 1933) 上次更新: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