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7 mm,體色乳白色,呈長橢圓形,游泳時腹面朝上,故名。黑色複眼發達,幾乎占佔據整個頭部。前胸背板黑褐色,後緣淡黃色;小楯片呈淡黃色;翅白色略透明;前、中足為捕捉足,後足極長,特化為槳狀的游泳足。腹部腹面黑色,兩側長滿長毛,可以貯存空氣在腹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Anisops ogasawarensis Matsumura, 1915 上次更新:2016-11-24

分布

普遍分布於平地與低海拔山區的靜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Anisops ogasawarensis Matsumura, 1915 上次更新:2016-11-24

棲地

捕食性,常見在靜水域,會成群出現,捕食紅蟲、孑孓、水蚤、魚苗等小型水生動物,攻擊性強,食物缺乏時會同種相食。成蟲有翅,能遷移到合適的棲地。廣泛出現在台江地區各種靜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Anisops ogasawarensis Matsumura, 1915 上次更新: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