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石蒜綿粉介殼蟲具高繁殖潛能、寄主範圍廣泛,雌成蟲交尾後或行孤雌生殖時,多產卵於植株果蒂附近、芽腋間和枝叉裂縫等部位,雌成蟲及若蟲群聚危害寄主植物莖幹、葉片及果實。對茄科及球根花卉之危害,有時可造成嚴重的危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

綜合描述

石蒜綿粉介殼蟲與櫻丹綿粉介殼蟲(Ph. parvus)極為相似,可依據後者頭胸之腹面側方具管狀管(oral-collar tubular ducts)、腹面腹部具五眼孔(quinquelocular pores)的形態特徵加以區分。此外,不具五眼孔、背面多眼孔(dorsal multilocular pores)和背面管狀管的茄綿粉介殼蟲(Ph. solenopsis)與石蒜綿粉介殼蟲形態亦非常相似。二者不同在於石蒜綿粉介殼蟲的多眼孔(通常出現在IV-VIII節、觸角8節、小的圓形或橢圓形臍斑(circulus)和僅在後脛節出現透明孔(translucent pores);而茄綿粉介殼蟲具從VI-VIII節或VII-VIII節的多眼孔、觸角9節、大型臍狀物及腿節和脛節端部具透明孔。 田間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側邊略圓;體色由淡黃色至棕色;足為紅色體表覆蓋白色蠟粉;具18對短側向蠟絲。主要發生在寄主植物近地面的組織部分,亦可在葉片上發現。 雌成蟲淡黃色,;體長約2.8 mm; 玻片形態特徵(雌成蟲) :觸角通常為8 節,少數為7 或9 節;足發達,爪下端具1 齒狀突起;胸氣孔2 對,無腹氣孔;背面具2 對背唇裂,其中一對在頭胸部兩側,稱為前背唇裂,另一對在腹部末端附近,稱為後背唇裂;背部體側具18 對刺孔群,除末對 (C18) 刺孔群具3 根錐狀刺以外,其餘刺孔群具2 根錐狀刺;腹部腹面具1 個小型臍斑;背、腹面皆具三眼孔;腹面第4–9腹節中央區部具呈單排排列之多眼孔,無五眼孔分佈於腹面;腹面僅腹部具少數多眼孔;臀瓣略突出,其腹面硬化程度不明顯,肛孔在腹部末端,其肛環具2 列環孔和6 根肛環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體卵圓形至寬卵圓形,約1.8-3.0 (2.3) mm 長,0.9-1.8 (1.4)mm寬。觸角9節,偶7或8節,約411-550 (494)μm長。唇基上唇鞘,約172-200 (186)μm長。下唇約139-189 (161)µm,略短於唇基上唇鞘。足纖細,發達。前足:基節約114-144 (134) µm長;轉節+腿節約317-361 (334) µm長;脛節+跗節約322-369 (345) µm長;轉節+腿節長/脛節+跗節長約為1.01-1.08 (1.03);脛節/跗節約是2.16-2.69 (2.49)。中足: 基節約144-167 (152) µm長;轉節+腿節約333-394 (352) µm長;脛節+跗節約350-406 (371) µm長;轉節+腿節長/脛節+跗節長約為1.02-1.12 (1.06);脛節/跗節約是2.32-2.94 (2.64)。後足: 基節約150-189 (169)µm長;轉節+腿節約361-428 (383) µm長;脛節+跗節約400-483 (431)µm長;轉節+腿節長/脛節+跗節長約為1.08-1.20 (1.13);脛節/跗節約是2.00-3.13 (2.86)。爪粗短,具爪突,約28-33 (29) µm長。透明孔分布於後足脛節。腹裂小,卵圓形,經常骨化,約33-67 (52) μm長,75-122 (94) μm寬,位於腹部第3-4節之間。具發達背裂,內緣輕微骨化,每瓣上有8-15個三孔腺及1-4根刺毛。刺孔群18對。臀瓣刺孔群(C18),位於膜質區域,每個具2根披針狀刺毛及5細長披針狀刺毛,約14-30 (21) µm長,伴著1-2根短小披針狀刺毛及15-18個三孔腺。倒數第2對刺孔群(C17),每個具2根披針狀刺毛,約12-27 (20)µm長,伴著8-16 個三孔腺。其他刺孔群,每個包括2個披針狀刺毛,約11-22 (15) µm長,伴著5-10個三孔腺。臀瓣發達,具一端刺毛,約161-239 (212) μm長。無臀瓣棒。肛環約56-94 (75) µmµm長,78-94 (86) µm寬,具6根肛刺毛,約111-144 (129) µm長。

背方有多量短披針狀刺毛,約9-15 (10)µm長,伴隨著微小披針狀刺毛,約3-6 (5) µm長。偶有些背方刺毛基部有伴隨1或2個三孔腺。三孔腺大量,約4 µm長,均勻分布。無多孔腺。盤狀孔,直徑小於三孔腺,散布蟲體。

體腹方有許多鞭狀刺毛,約36-62 (50) μm長,伴隨著短鞭刺毛,約13-30 (22) µm µm長。長刺毛約73-145 (105) µm長,分布於頭、胸、及部分腹部節數中央區域。小披針狀刺毛,約3-12 (7) µm長,散布體表。具三孔腺,與背方類似,均勻分布,數量較背方少。具多孔腺,直徑約7-9 (8) µm長,分布於產卵孔後緣並單列分布於腹部第4-7節後緣中央區域;有時腹部第五節多孔腺闕如或數量非常少。盤狀孔,散布蟲體。無五孔腺。管狀腺,約8-11 (9) µm長,3-4 (3) µm寬,分布於腹部第4-7節中央區域,通常於多孔腺之前。同時,有1或2個管狀腺,分布於一些腹部節數邊緣及前氣孔後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蔡明諭 資料提供:蔡明諭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 1918 上次更新:2014-12-24

分布

歐洲:西西里、荷蘭。 亞洲:土耳其、日本、以色列、伊朗、印度、西班牙、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新加坡、臺灣。 非洲:辛巴威、南非、維德角。 大洋洲:夏威夷群島、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澳洲。 北美洲:千里達及托巴哥、加拿大、瓜地馬拉、瓜得魯普島、波多黎各及維開斯島、美國、荷屬安地列斯群島、墨西哥。 南美洲:厄瓜多爾、巴西、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哥倫比亞、秘魯。 台灣: 台北市、桃園縣(八德市)、新竹縣(竹東鎮)、新竹市、宜蘭縣(蘇澳鎮)、苗栗縣(泰安鄉)、台中市(大里區、后里區、霧峰區)、彰化縣(大村鄉、永靖鄉、田尾鄉、芬園鄉、員林市、埔鹽鄉、溪洲鄉、彰化市)、南投縣(仁愛鄉、埔里鎮、草屯鎮)、雲林縣(口湖鄉、大埤鄉、古坑鄉、虎尾鎮、莿桐鄉、臺西鄉)、嘉義縣(大林鎮、竹崎鄉、新港鄉)、台南市(白河區、安平區、善化區、新化區、新營區)、高雄市(鳳山區)、屏東縣(內埔鄉、琉球鄉、恆春鎮)、花蓮縣、台東縣(臺東市)、金門縣(金湖鎮、金寧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Phenacoccus solani 為世界廣泛分之種類。目前已知有超過30個國家有其發生記錄。分布國家如下。Phenacoccus solani 在台灣台北縣((林口)、台南(白河)及金門縣(金城)等地已有發現記錄。

非洲區(Afrotropical): 維德角、南非、辛巴威。

澳斯塔拉西亞區(Australasian): 美國(夏威夷)、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

新北區(Nearctic):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墨西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馬里蘭州、新墨西哥州、奧勒岡州、德克薩斯州、維吉尼亞州。

新熱帶區(Neotropical): 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瓜德羅普、瓜地馬拉、荷屬安地列斯、祕魯、波多黎各、千里達、委內瑞拉。

東方區(Oriental): 印度、新加坡、台灣、泰國、越南。

古北區(Palaearctic): 伊朗、以色列、日本、西西里島、西班牙、土耳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蔡明諭 資料提供:蔡明諭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 1918 上次更新:2014-12-24

尺寸

體卵圓形至寬卵圓形,約1.8-3.0 (2.3) mm 長,0.9-1.8 (1.4) mm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蔡明諭 資料提供:蔡明諭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 1918 上次更新:2014-12-24

鑑別型特徵敘述

Phenacoccus solani 形態上類似P. solenopsis,但後者腹裂通常較鬆散且多孔腺通常分布於腹部各節前緣。而本種之腹裂圓,多孔腺分布於產卵孔前腹部各節後緣。此外,P. solenopsis 具腹部亞緣區多孔腺,但本種闕如。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蔡明諭 資料提供:蔡明諭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 1918 上次更新:2014-12-24

棲地

食性廣,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地上部組織如葉子或莖幹中的韌皮部細胞之汁液為主,屬於韌皮部取食者 (phloem feeders)。寄主植物高達26 科52 種以上,如土密樹屬、大戟屬、番茄、山竹、山枇花、天門冬屬、文心蘭、水仙、水仙屬、火球花、牛筋草、王爺葵、仙人掌、仙鶴草、可可、玉珊瑚、玉蜀黍、玉簪、甘蔗、白水木、石斛蘭屬、石蓮、冰花、列當屬、向日葵屬、地瓜葉、安息香樹、羊茅屬、艾草、艾屬、血桐屬、夜來香、夜香花、孤挺花、松葉牡丹、牧草、長豇豆、咸豐草、柑橘、洛神葵、紅毛丹、美國刺芫荽、苦滇菜 (苦菜)、茄子、茄苳、茄、韭蘭、飛蓬屬、夏菫、桑、桔梗、納麗石蒜、草海桐屬、馬拉巴栗、馬鈴薯、馬齒莧、馬齒莧屬、馬櫻丹、晚香玉、牽牛花、甜椒、莧菜、野莧菜、魚尾葵屬、番石榴、番荔枝屬、番薯、紫背草、紫菀屬、紫雲英屬、菊花、菫菜屬、黃土香、楝、煙草、鼠麴舅、嘉德麗亞蘭、榕樹、翠蘆莉、辣椒、銀膠菊、鳶尾屬、蓮座草屬、蔓綠絨、蔥蘭屬、豬草、豬草屬、鋪散矢車菊、樹蘭、諾麗果、錦葵屬、龍爪花、龍葵、龜甲龍、濱藜屬、薑黃屬、螫蟹花屬、鴿子蘭、蟛蜞菊、雙花蟛蜞菊、雜草、雞冠花、羅勒、藜屬、蘿蔔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Phenacoccus solani之志主植物目前已知有29科60種。台灣有發現之寄主種類如下。

爵床科(Acanthaceae):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Kurz.)

龍舌蘭科(Agavaceae):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 L.)

石蒜科(Amaryllidaceae): 火球花(Haemanthus multiflorus (Tratt.))、孤挺花(Hippeastrum equestre (Ait.) Herb.)、金花石蒜(Lycoris surea Herb.)、水仙花(Narcissus tazetta L.)、納麗石蒜(Nerine bowdenii Wats.)、韭蘭(Zephyranthes carinata (Spreng.) Herb.)

天南星科(Araceae):蔓綠絨(Philodendron sp.)

菊科(Asteraceae):艾草(Artemisia princeps Pamp.)、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紫背草(Emillia sonchifolia (L.) DC.)、王爺葵(Tithonia diversifolia A. Gray.)、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Osbeck) Merr.)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藷(Ipomoea batatas (L.) Lam.)、牽牛花(I. nil (L.) Roth.)

景天科(Crassulaceae):石蓮(Graptopelaumparaguayense(N. E. Br.) E. Walther)

大戟科(Euphorbiaceae):飛揚草(Euphorbia hybrida Hort.)

百合科(Liliaceae):玉簪(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

蘭科(Orchidaceae):文心蘭(Oncidium sp.)

禾本科(Poaceae): 禾本科(Poaceae sp.)

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夏堇(Torenia sp. )

茄科(Solanaceae):Capsicum annuum(甜椒L.)、夜香木(Cestrum nocturum L.)、龍葵(Solanum nigrum L.)、玉珊瑚(S. pseudocapsicum L.)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蔡明諭 資料提供:蔡明諭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 1918 上次更新:2014-12-24

取食策略

植食性,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地上部組織如葉子或莖幹中的韌皮部細胞之汁液為主,屬於韌皮部取食者 (phloem feeders) ,並造成植物組織枯黃、減弱生長趨勢或死亡等癥狀。汁液中含有水、可溶性糖、酚類、蛋白質和其他潛在的營養物質。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

繁衍

卵生。20,25和30°C和16L:8D的光週期研究下,隨著溫度升高,若蟲期和成蟲生育前期的總發育期顯著下降。在20-30°C ,其若蟲存活率高,雌成蟲在30°C 的產卵數比20,25°C少。20°C環境下,成蟲存活時間及完成一世代的時間較長;25°C時,害蟲之凈繁殖率和固有自然增加率最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

管理

若蟲至雌成蟲以爬行短距離以擴展其領域。除此外,亦可借由風力、鳥類、大型昆蟲、農耕器及寄主植物的移動而遷移至其他地區。傳統的化學控制或遏制措施通常不足以防止這種害蟲的傳播,防治管理除化學藥劑外,間隔或修剪樹木以確保其樹冠不接觸將減少粉介殼蟲在樹木之間的傳播。此外,許多種類的螞蟻可協助齡期較小的若蟲擴散至其他地方及保護其免受天敵侵害來減少蟲害管理之效果,故利用蟻誘餌來控制螞蟻,可能有助於提高天敵的有效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

風險

具高繁殖潛能、寄主範圍廣泛,雌成蟲交尾後或行孤雌生殖時,多產卵於植株果蒂附近、芽腋間和枝叉裂縫等部位,雌成蟲及若蟲群聚危害寄主植物莖幹、葉片及果實。其危害方式是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寄主植物組織內(如導管、頂芽、嫩梢、葉片、嫩梢及幼果等)汁液,導致寄主植物組織萎凋與枯死。此外,在取食過程若排出蜜露引發煤煙病(sooty mould),干擾植物行光合作用,使生長不良、葉片掉落,並影響農產品觀瞻,降低商品價值。此外,或因取食造成植物組織傷口,往往成為病原菌侵入的途徑,引發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en, Shu-Pei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Phenacoccus solani 上次更新: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