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首頁
>
物種頁面
Prorhinotermes flavus
(Bugnion&Popoff, 1910)
中文名
原鼻白蟻
物種屬性
臺灣特有
分類階層
動物界 Animalia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蜚蠊目 Blattodea
»
鼻白蟻科 Rhinotermitidae
»
原鼻白蟻屬 Prorhinotermes
原鼻白蟻屬 Prorhinotermes
動物界 Animalia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nsecta
蜚蠊目 Blattodea
鼻白蟻科 Rhinotermitidae
原鼻白蟻屬 Prorhinotermes
Prorhinotermes flavus
(
作者:邱俊禕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Prorhinotermes flavus
(
作者:邱俊禕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Prorhinotermes flavus
(
作者:邱俊禕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Prorhinotermes flavus
(
作者:邱俊禕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台灣原鼻白蟻 Prorhinotermes japonicus 這個物種是由 Sanji Hozawa 首先於蘭嶼及小蘭嶼採集並描述。當於當時並未採集到有翅繁殖型,其描述僅包含工蟻及兵蟻的型態描述。後來Oshima和杜祖智分別於1912年及1955年於蘭嶼進行白蟻採集,亦有發現台灣原鼻白蟻的族群,但仍未採集到有翅繁殖型 (winged neotenic)。 佛羅里達線蟲暨昆蟲學系的李後鋒博士 (現於中興大學昆蟲學系任教) 於2007至2009年於屏東及蘭嶼共採集32個台灣原鼻白蟻的族群樣本,其中包含有翅繁殖型 (winged neotenic) 及翅芽繁殖型 (brachyterous) 之樣本。根據這些樣本,李博士於2011年針對台灣原鼻白蟻各個階級進行完整的型態描述 (Li et al. 2011)。
台灣原鼻白蟻可在海岸邊潮濕的漂流木或腐敗的立枯植株中發現。蟻巢中的繁殖型相當多,可達2-12.9%。台灣原鼻白蟻並不建造通道系統,被認為具有 one-piece type 的巢型。
|
作者:邱俊禕
|
資料提供 邱俊禕
|
上次更新 2016-03-08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關閉